父母 | 请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我一直认为教育有三个目的:价值观引导、思维开发、知识传授。这三个目的的价值排位就像我给出的罗列顺序一次递减,而中国式教育普遍把知识传授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这样的价值逻辑是:读小学是为了考取好的初中,读初中是为了考取好的高中,读高中是为了考取好的大学,读大学是为了“考取”好的工作。但我们发现在这个链条的最后一截出现了问题,很多之前成绩优异的学生并没能如愿“考取”一个好的前程,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之前超强的考试能力在这会儿不管用了。因为工作后的价值创造方式不再需要高超的考试能力,而是需要健全、独立的社会人格能力以及发散、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而这些都应该是在我们二十岁之前慢慢塑造形成的。
二十岁之前我们的时间都被家庭和学校占据着。家庭作为子女启蒙教育的前沿阵地,它的影响润物无声但极具引导性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在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这句话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显然没有起到那么积极的作用,因为听父母言的结果是眼前不吃小亏,往往以后会吃大亏。当然不能否认父母的初心都是好的,但结果却总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培养子女健全、独立的人格就是给予他们最大的财富
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反映了一个人的能量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容量有多大,他的思维格局就有多大。另一方面,我们的基础能力,像判断力、意志力、人际力也都是我们自身人格外化的结果。所以如果父母不能培养子女一种强大的人格能力,即使给他们再多的呵护也只能适得其反,给他们再多的物质财富他们也守不住。所以在二十岁之前,对于年轻人的人格养成最重要的这段时间,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向子女传递一种积极、正直、仁爱的生活态度,对于小孩子,为其打造专注于行为的教育环境远比口头说教要重要的多。
帮助子女挖掘他们自己的天赋
对于现代人热炒的成功一词,我并不喜欢,我更喜欢成就这一说法,在我看来成就不光代表了一种物质财富的获得,更是一种自己价值的实现。成就是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幸福感的词汇。而这种带着幸福感的成就往往来源于我们乐此不疲投入的事情所带来的价值回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把我们的幸福地图从点状变成了现状,这也许就是获得持久幸福的秘密。而长大后自己喜欢做的事往往来源于我们某种兴趣的慢慢成长,小时候无限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是我们最初创造力的源泉。所以父母在子女小的时候,需要培养、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便是与考取高分无关的东西(当然恶习除外)。就像政治强人普京柔道、游泳、滑雪和骑马等运动,虽然这些看上去和他能成为总统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它们帮助塑造了一个果敢并具有强大意志力的普京。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的天赋、爱好还不足以让我们取得多么大的社会成就,但起码成就了我们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对自己、对这个世界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就是给予自己一种洞见思维,而我们的创造力就是来源于此。
从这一代起,首先教育子女为自己而活
2014年初,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哭了大半的中国人。歌词确实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种现状:父母自从有了子女,就是为他们而活,但如果把这些内容作为一种价值宣扬,我倒觉得是中国人的一种悲哀。生活中看到很多刚刚三十出头的人就说:自己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也就这样了,我就指望我的儿子(女儿)了。每次听到类似的言语,我的心里都是一下苦笑,才三十多岁的年龄,却有着六十岁的心理状态。类似话语一方面反映了这些人对子女的一种情感寄托;另一方面也道出了他们对于自我生活的一种逃避,一种无力感和胆怯带来的对于生活的逃避。我非常不希望,现在的父母再将这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不然中国整体幸福指数的提高遥遥无期。为自己而活,就是消除我们这代人对于生活的无力感和胆怯的最好方法,在自我内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会成为一个价值创造能力更强,有更多爱的能力去爱他人的人。中国人从来不乏小聪明,就是缺少简单的生活智慧,如果说改变这种现状的突破口在于教育,那家庭教育则是这场攻坚战的首战场。父母们如果还想让子女追随自己的道路的话,那么请先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看。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环境,但小环境可以塑造一个孩子内心无限大的世界,父母不能直接带给这个世界鸟语花香,但可以为它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
—————————————————————————
闫海波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新精英生涯规划师
崇尚简单、积极的生活。喜欢社科、经管类读物,喜欢写作。